今日头条刊登温礼杰文章:新质生产力是驱动企业成长的引擎
作者:深圳市华企纵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日期:2025-07-18
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、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,“新质生产力” 迅速成为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。它不仅是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,更是指引企业转型升级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南,为企业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找到破局之道。
一、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溯源与内涵解读
“新质生产力”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多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精髓。熊彼特的“创造性破坏”理论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这与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的理念不谋而合。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则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,新质生产力正是对这一理论在当代经济背景下的延伸和发展。
《道德经》有云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与发展,恰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,从无到有,从简单到复杂,不断衍生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。
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传统生产力对要素投入数量的依赖,更加注重生产要素的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。其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维度:
1.创新驱动: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灵魂。它并非局限于技术创新,而是涵盖了产品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、组织管理创新等多个层面。企业需要构建全方位的创新体系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正如《孙子兵法》中所言: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 在商业竞争中,唯有不断创新,因时而变,才能掌握主动权。
2.质量提升: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追求。企业需要从产品质量、服务质量、管理质量等多个维度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。《道德经》中 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”,强调了基础与质量的重要性,只有注重每一个细节,提升质量,企业才能稳健发展。
3.要素重组:新质生产力强调对传统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。数据、信息、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数字技术也深刻地改变了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,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。《周易》有云: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,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优化,正是顺应变化、寻求发展的体现。
二、新质生产力驱动企业转型的多维实践路径
新质生产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方向和实践路径。企业需要从人才战略、技术创新、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维度入手,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核心竞争力。
1.人才战略: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态
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,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。企业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吸引、培养和激励创新型人才的生态系统。具体而言,企业需要:
打造学习型组织:建立持续学习的机制,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鬼谷子说:“耳贵聪,目贵明,心贵智。”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让员工耳聪目明,拥有智慧,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优化人才结构:培养跨学科、复合型人才,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。《孙子兵法》强调 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,了解企业自身发展需求,优化人才结构,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。
创新激励机制: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激励机制,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。鬼谷子讲 “用之于人,则空往而实来”,合理的激励机制能让企业在付出的同时收获员工更大的价值创造。
营造创新文化:创造开放、包容、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,为人才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。《道德经》中 “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”,开放包容的文化,让企业可以看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,激发创新活力。
2.技术创新:打造核心竞争力
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。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,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,加强产学研合作,推动技术成果转化,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竞争力。具体而言,企业需要:
加大研发投入:持续增加研发投入,支持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。《孙子兵法》中 “凡治众如治寡,分数是也;斗众如斗寡,形名是也”,有充足的资源投入,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保障。
开放式创新: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,吸引外部创新资源,加速技术创新进程。正如《道德经》所说 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,开放的平台才能汇聚各方创新力量。
产学研合作: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。《周易》中 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,产学研合作正是各方同心,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。
知识产权保护: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,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鬼谷子云:“欲说者务隐度,计事者务循顺。”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化,就是遵循市场规律,实现技术价值的有效方式。
3.数字化转型:重塑企业能力边界
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。企业需要利用数字技术重塑业务流程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升运营效率,最终实现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。具体而言,企业需要:
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: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,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。《孙子兵法》中 “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”,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企业在数字化竞争中不败的前提。
数据驱动决策: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,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。鬼谷子说 “度权量能,校其伎巧短长”,依据数据做出决策,就是对企业内外部情况的精准衡量。
业务流程再造:推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再造,优化业务流程,提升运营效率。《周易》中 “革,去故也;鼎,取新也”,业务流程再造就是企业革故鼎新,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。
敏捷组织构建:建立敏捷、弹性的组织架构,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《孙子兵法》中“善战者,因其势而利导之”,敏捷组织能够顺应市场之势,灵活调整策略。
三、新质生产力落地的战略思考与挑战应对
新质生产力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企业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持续的实践探索。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,避免急功近利,同时也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,才能最终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。
1.长期主义:《道德经》中 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强调了脚踏实地、长期坚持的重要性。新质生产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,需要企业坚持长期主义,避免追求短期利益,持续投入资源,才能最终取得成功。
2.系统思维:《孙子兵法》中 “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之”,全面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思维,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。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企业运用系统思维,统筹规划,协调推进,才能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。
3.价值创造:鬼谷子讲 “己欲平静以听其辞,观其事、论万物、辨雄雌”,了解客户需求,创造价值,才能在市场中立足。新质生产力最终要体现在价值创造上。企业需要以客户为中心,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,才能赢得市场竞争。
4.挑战应对:《周易》中 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面对挑战,企业唯有积极进取,不断提升自身能力,才能突破困境。在新质生产力落地的过程中,企业可能会面临人才短缺、创新机制不完善、资源配置不足等挑战。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,才能确保新质生产力战略的顺利实施。例如,通过加强人才培养、优化创新机制、加大资源投入等方式,解决发展瓶颈。
新质生产力是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引擎,也是企业面向未来的发展智慧。它要求企业超越传统的线性思维,建立一种动态、开放、创新的发展范式。新质生产力,正是这个时代企业成长的 “根本密码”。
作者温礼杰,为深圳华企纵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
相关推荐
- 2025-09-26中国视窗搜狐网刊登温礼杰文章:企业持续增长的六大流量密码
- 2025-09-16搜狐网刊登温礼杰文章:解锁企业部门化阶段的进阶密码
- 2025-09-11搜狐网刊登温礼杰文章:企投家:新时代商业生态的融合者与引领者
- 2025-09-11明光市政府网报道:温礼杰讲授经济形势分析与行业周期规律
- 2025-09-11中国视窗网刊登:深圳华企温礼杰受邀为政府机关干部授课
- 2025-08-27搜狐网视窗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报道:部级杂志刊登温礼杰文章 聚焦中小企业发展引关注
- 2025-08-27部级杂志刊登温礼杰文章 聚焦中小企业发展引关注
- 2025-08-2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《发现》杂志刊登温礼杰文章:助力中小企业走向世界